据河南工程学院网站近日消息,该院学生工作处发布最新版《河南工程学院关于禁止学生在校内饮酒吸烟的规定》。该规定提出,学校禁止学生在校园内任何场所吸烟、饮酒(包括含酒精饮料)和发生酒后失态不雅行为。如果违反该规定,包括宿舍内发现有酒瓶、香烟、烟头、烟盒等,学校都会进行批评教育和处分。
事实上,河南工程学院不是第一个禁酒的高校,此前就有多所大学发布“禁酒令”。
比如,2018年3月,云南艺术学院曾出台“禁酒令”,不允许学生饮酒,一经发现,学校将把学生酒醉后的照片快递给家长;2018年12月,西安翻译学院发布新规定,禁止学生在校期间喝酒,校内校外都不行,平时还会有相关人员在校门口检查学生是否喝酒……相关“禁酒令”也曾引发争议。
针对此事,《新京报》10月21日发表快评称,大学“禁酒令”并非“管得宽”。文章认为,有的学生以“诗酒趁年华”美化饮酒,将青春的迷茫寄托于酒精,以逃避课业负担和升学、就业压力;更有部分学生受“酒文化”社会风气影响,错误地认为要学会喝酒、提高酒量,才能适应社会,大学聚会活动“无酒不欢”。近年来,大学生酗酒后打架、拼酒闹事也一再发生……这都表明,杜绝校园“酒文化”,加强健康校园文化建设,势在必行。从这一意义上说,校园“禁酒令”向学生亮明了“拒绝饮酒”的鲜明态度,也起到了正向的规制和引导作用。
而对于是否出台“禁酒令”,文章称各学校则可因校制宜,结合自身情况,在听取师生意见的基础上作出决策。总之,饮酒不是大学生活的必备元素,青春的迷茫也不是要靠酒精来救赎。相反地,只有远离酒精的麻痹,自觉自律地形成健康生活习惯,做好学习职业发展规划,才能真正让大学生活青春无悔。
你认为高校该不该实行“禁酒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