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即便如此,未来航母编队中主力水面作战战舰的齐射反舰导弹的数量依然有限,尤其是如果考虑到要执行对海和对陆打击双重任务的时候,那么究竟带多少鹰击2X、多少“长剑”、多少“红旗”才能避免出现顾此失彼的情况,这是一个会让舰队司令费心的难题。
这时候,“武库舰”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我们的武库舰不是给航母顶班的,其首要任务就是提高编队的打击火力,尤其是在对海打击的时候进行超饱和齐射的能力。
当然了,中国的武库舰到底是要造成“离散型”还是“集约型”,是个问题。
如果采用“集约型”,那么在055型船体基础上发展一种“武库舰”似乎是不错的选择。因为不管是航程、航速,还是隐身性能,055的船体基础上都可以做到很好的水平;在不安装大型雷达的情况下,可以节省大量的舰体空间和重量,把垂发系统的数量增加到接近200个,其中大部分装打击导弹,少量用于本舰自卫,可以说各方面都够用。
作为一艘“离散型武库舰”的话,综合实验平台感觉还是很有潜力的
而且055的动力也不会浪费,原本用来驱动强大的雷达系统的电力可以在未来配合电磁导弹加速装置,让导弹性能进一步提升。以目前的电磁发射技术来说,与其追求什么高超音速炮弹,不如用来提高导弹射程。
而如果采用“离散型”设计,那么不久前引起国内外关注的辽南造船厂的护卫舰水平的综合实验平台可能是个不错的构型;像俄罗斯的22800或“暴徒”级太小,自卫火力太弱,执行“打杂”任务能力也太差。
如果我们建造一种2000多吨的轻型护卫舰,能装16个“长坑”,在和平时期和常规任务构型下装填常规的鹰击-18和防空导弹,作为常规护卫舰使用,在面临海上决战场景的时候,就干脆换上16枚鹰击-2X,或者在执行登陆火力支援任务的时候,装16枚“长剑”导弹,都可以啊,这不是很好的多用途能力吗?
在054B之后,我国新的护卫舰,可能会出现分野。现在054A型舰在使用上,有些用来替换056,成为基地护卫兵力,有些则继续作为舰队兵力,那么未来应对这两个角色,就有可能需要两种护卫舰,或者在一种护卫舰基础上通过携带导弹的不同来承担两种不同的任务。
比如,在“综合实验平台”基础上放大,不再局限于2000吨这个水平,而是以4000-5000吨为限,建造一种“多用途”的护卫舰;导弹发射系统也相应从16个增加到32个或者48个,它既能够携带常规反舰、防空火力,作为基地兵力担负起各种任务,又能够作为舰队的一员,携带强大的远程打击火力,分担远程打击的任务压力。
这种战舰其实也属于一种“离散型武库舰”了。
其实武库舰,不管是离散型还是集约型,都是网络时代海军通信、侦察技术发展的产物,它已经成为了一种未来各国海军都会投入一定力量去发展的新型力量,其根本特点就是以较低的成本发扬最大的火力,也是海军在多军兵种联合作战中的一个新“增长点”,未来前途将会非常光明。
甚至在无人舰艇技术成熟的时候,这些武库舰完全可能实现无人化。之前美国海军甚至提出过一个更加激进的思路,就是未来海军的有人、无人舰船要更加彻底分野,有人战舰不再装备强大的打击火力,将它们全部放在跟随舰队行动的无人“武库舰”上,有人战舰的任务就是进行指挥控制,这样就可以充分发挥有人和无人战舰各自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