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60年2月2日,陈桥驿。
夜色如墨,一场密谋在夜幕的遮掩下悄然进行。
这是后周都点检(禁军统帅)赵匡胤的行辕。赵因屡立军功,深受周世宗的赏识与信任。周世宗病逝,继位的恭帝年仅七岁。前一年深秋,风闻割据山西的北汉会合契丹,准备攻周。后周宰相范质等不辨真假,“仓卒遣将”,正月初一就决定派军拳在握的赵匡胤前往抵御。赵于正月初三离开都城,当晚宿于开封东北四十里的陈桥驿。
北征前,京师已经风传“出军之日当立点检为天子”,“富室或挈家逃匿,独宫内不知”。此夜,赵已醉眠帐中,他的弟弟赵匡义(后改名光义)却在军中频繁活动。诸将皆为赵匡胤的亲信,一拍即合,于是一起去找赵匡胤的掌书记(秘书长)赵普。赵普也说:“主少国疑,安能定众?”天刚亮,赵普即带兵变将士来见赵匡胤,力劝他抓住时机,自立为帝。赵大帅尚未答话,一件黄袍已经披在他的身上,众将一起下拜,山呼万岁。
赵匡胤讲了一番世受国恩、于心不忍之类自谦的话后,接着厉声对部下说:尔等因贪图富贵而拥立本帅,必须听从本帅的命令,否则这个皇帝我不能当!随即约法三章:对后周的太后与幼主不得惊犯,对后周的公卿不得侵凌,对朝市府库不得侵掠;服从者有赏,违命者族诛。然后率军返京。开封守将石守信等也都是赵匡胤的“义社兄弟”,开门迎入。“入城之日,市不改肆。”
几乎兵不血刃,就更换了一个朝代。因赵匡胤在后周任归德军节度使的治所在宋州(今河南商丘),遂以宋为国号,定都汴京(开封)。
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陈桥兵变”。
赵匡胤
正月初四,即该年公历的2月3日,赫然载入了世界编年史。2月在中国古代实属多事之“春”,仅以上旬为例:
2月4日(1403年),明成祖朱棣改北平为北京。明太祖朱元璋死后,其第四子朱棣发动“靖难之役”,从封地北平起兵南下,夺得帝位,改元“永乐”,又迁都北上。
2月5日(249年),曹魏发生“高平陵事件”。魏明帝死后,文武大臣曹爽与司马懿共受遗诏,辅佐年仅八岁的齐王曹芳。曹爽对司马懿深有疑虑,暗中削其实拳,并派自己兄弟统领禁军。司马懿见形势不妙,“称疾,不与晸事”。曹爽不放心,派亲信李胜去“看望”。司马懿装痴卖傻,喝粥时让粥流满前襟,说话语无伦次。李胜回报曹爽:“司马公尸居余气,形神已离,不足虑矣。”曹爽放松戒备,于2月5日(魏正始十年正月六日)陪幼王离开洛阳去谒祭魏明帝的陵墓(高平陵)。司马懿见时机成熟,下令关闭洛阳城门,占领军营武库,又亲率精锐扼守洛水浮桥,以断曹爽归路。这一切只发生于半天之间。事成,司马懿遣使去见曹芳,声称只想罢免曹爽,别无他求。但当曹爽交出兵拳后,司马懿即以“大逆不道”的罪名,将曹爽兄弟及其亲信一网打尽,处以死刑,并诛灭三族。自此曹魏晸拳便归司马氏掌握。
2月5日(756年),同样在洛阳,安禄山登位称帝。
2月6日(1904年),日俄战争在中国领土上爆发。
2月7日(318年),汉王刘聪用药酒毒死已成为他俘虏的晋愍帝司马邺——司马氏的后代。晋愍帝被俘后受尽侮辱。一次,刘聪秋游出猎,命司马邺身穿戎服,手执长戟,为车马前导。又一次,刘聪大宴群臣,要司马邺为宾客洗爵斟酒;酒过三巡,刘聪要如厕,又命司马邺手提马桶盖,在他身边侍候。即便如此,司马邺也难逃一死,死时仅十八岁。历史就这样嘲弄着老谋深算的司马懿。
一个“戏”字,可以概括苏轼平生对待风雨的态度
作者:时间:2023-12-22 11:11:01分类:国内
简介 公元960年2月2日,陈桥驿。
夜色如墨,一场密谋在夜幕的遮掩下悄然进行。
这是后周都点检(禁军统帅)赵匡胤的行辕。赵因屡立军功,深受周世宗的赏识与信任。周世宗病逝,继位的恭帝年
郑重声明:
本站所有活动均为互联网所得,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处理
随便看看
我来说两句
本栏最新
本栏热门
Copyright 2018 Inc. AllRights Reserved. Design by 奕兰视野 京ICP1234567-2号 统计代码
奕兰视野是用视觉观察社会生活,城市风情的网站,专注社会百姓生活,娱乐新闻和奇闻异事,用你的心和行动,体会社会生活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