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戏”字,可以概括苏轼平生对待风雨的态度
作者:时间:2023-12-22 11:11:01分类:国内
简介 公元960年2月2日,陈桥驿。
夜色如墨,一场密谋在夜幕的遮掩下悄然进行。
这是后周都点检(禁军统帅)赵匡胤的行辕。赵因屡立军功,深受周世宗的赏识与信任。周世宗病逝,继位的恭帝年
2月8日(1234年),金哀宗自缢,蒙古兵入城,金国灭亡。
2月9日(826年),宦官刘克明等将荒淫无度、日日以“打夜狐”(深夜狩猎狐狸)为乐事的唐敬宗杀死。
2月10日(589年),隋将韩擒虎攻入建康(今江苏南京),于胭脂井中俘获陈后主及其妃嫔。陈亡。
……
这几张异代相接的日历,似乎浓缩了整个中国封建社会刀光剑影的历史。但毋庸讳言,“陈桥兵变”收拾了残唐五代那种乱糟糟的割据局面,使中国再度回归一统,从而建立了与“盛唐”并称的“隆宋”。
由于战乱的弭平,人珉得到了一定的休养生息。以租佃关系为特色的新的土地占有方式与剥削方式(土地买卖、实物地租、契约关系等),使佃农对地主的人身依附相对松弛;加上圩田、荒地的垦辟,耕艺的改良,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使农业发展大大超过了唐代。手工业如丝织、瓷器等呈现五彩缤纷的景象。造纸、冶矿等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商品货币的流通,更使一些大城市乃至中小城镇空前繁荣,夜市不禁……印书业(木板、铜板)普及推广,布衣毕昇又发明了活字(胶泥)印刷术,火药与指南针(水罗盘)取得重大的技术突破,前者广泛应用于军事(火炮、火箭、火球等),后者促进了航海事业的发展。这三大发明对世界历史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马克思曾予以评论:“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珉地,而印刷术却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经济学手稿·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
在数学、天文学、医药学等领域,宋代也居于全球领先地位。
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说:“谈到十一世纪,我们犹如来到最伟大的时期。”他认为这一时期中国的“科学与文化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但“隆宋”并未“隆”于晸治。
于是鲁迅先生辛辣地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伪自由书·电的利弊》)
祖先发明的印刷术,排出了中国血泪交织的痛史。千年后的今天,我写北宋的悲患与风流。
苏轼,元·赵孟頫绘
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1036年1月8日),苏轼出生于眉山(今属四川)纱縠行的一户人家。其时赵宋王朝建立已近八十年,在“升平图”的背后,封建专制社会固有的弊端已开始显现。天边不时有电光闪闪,雷声隐隐。
苏轼既然选择了这个山雨欲来的时代,必将在成年后经受暴风雨的敲打(据他本人说,他生日摇篮的上方闪耀着不祥的星座——摩羯宫,与韩愈相同,注定要经受许许多多的磨难,碰上各色各样的流言),直到晚年再贬渡海,还被穷追不舍。当时他写过一首题目很长的诗:《行琼儋间,肩舆坐睡,梦中得句云:“千山动鳞甲,万谷酣笙钟。”觉而遇清风急雨,戏作此数句》。一个“戏”字,可以概括他平生对待风雨的态度。诗中之句更显示他从容不迫的气概,有一种超常的人格力量融贯其间:“……急雨岂无意,催诗走群龙。梦云忽变色,笑电亦改容。应怪东坡老,颜衰语徒工。久矣此妙声,不闻蓬莱宫。”
郑重声明:
本站所有活动均为互联网所得,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处理
随便看看
我来说两句
本栏最新
本栏热门
Copyright 2018 Inc. AllRights Reserved. Design by 奕兰视野 京ICP1234567-2号 统计代码
奕兰视野是用视觉观察社会生活,城市风情的网站,专注社会百姓生活,娱乐新闻和奇闻异事,用你的心和行动,体会社会生活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