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伊始,南中国海就频掀波澜。继马来西亚和越南之后,印度尼西亚在海域主拳问题上也向中国展示强硬姿态。
三个亚细安国家接连出手,时间点之巧合引人遐想,也不免令人关注亚细安与中国仍在谈判的《南中国海行为准则》的前景。
受访学者认为,这预示着南中国海局势接下来继续动荡,中国很忌讳的南中国海仲裁案裁决今年可能在亚细安会议上被提及,势必给《南中国海行为准则》(CodeofConduct,简称COC)谈判蒙上阴影。
前个星期,印尼指中国渔船在中国海巡船的保护下,进入纳土纳海域的印尼专属经济区(EEZ)非法捕鱼,接着以系列行动向中国抗议。先是召见中国驻印尼大使,接着调派战斗机到纳土纳巡逻,总统佐科表明“主拳没有谈判余地”并于上周登岛宣示主拳。
在这之前,马来西亚和越南也有动作。马国晸府去年12月12日向联合国提呈文件,声索南中国海北部专属经济区的大陆架海域,外交部长赛富丁甚至抨击中国的“九段线”声明为“荒谬”。中国反指马来西亚的举动侵犯中国主拳,并促请联合国勿考虑马来西亚的提交。
越南在南中国海问题上一直态度强硬。去年11月,就在中越因南中国海水域纷争僵持不下时,越南外交部副部长阮国勇放话称,越南正在探讨各种途径包括诉诸法律行动来解决与中国之间的南中国海争端。
三个亚细安国家近日先后对中国“硬起来”,巧合还是有其他原因?
马哈迪老谋深算
接受《联合早报》访问的广州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副教授张明亮认为,马来西亚最精明,向联合国提交文件声索专属经济区的大陆架海域,这一招等于变相维护2016年的南中国海仲裁案裁决,间接否定了中国的九段线主张,这个动作会让中国很头痛,但正合某些亚细安国家的胃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