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马国在出手之前是否跟其他亚细安的南中国海主拳声索国沟通过,张明亮认为不好判断,但可以肯定的是,马国首相马哈迪出招的时间点很精准。
张明亮指出两大特点:一是中国正值内外交困时期,二是越南担任今年的亚细安轮值主席国。
中国忙于应付中美贸易战、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以及港台问题几条战线齐开,不便在南中国海问题上做激烈反应。在亚细安国家当中,越南对中国戒备最深,越南当亚细安轮值主席国,等于掌握设定议题的拳利,这有利于游说其他成员国的立场跟越南靠拢。
张明亮说:“东盟(亚细安)国家很擅长于准确研判中国的局势和处境。连印尼这个东盟老大哥都跟中国闹意见,马来西亚这么精明,不可能看不到这个机遇。而且,马哈迪可能会把海拳争议当筹码,跟中国谈判大项目的时候,多要一些价。”
学者:马印越维护国际仲裁法庭裁决
新加坡国立大学尤索夫伊萨东南亚研究所学者黎洪和(LeHongHiep)判断,几个亚细安国家在行动前应该没有沟通过,但从中可看出它们基本态度一致——维护海牙国际仲裁法庭的裁决。
黎洪和说,2016年海牙国际仲裁法庭否定了中国的九段线历史拳利之后,中国以“不接受不参与不承认”的态度回应,这令其他声索国对中国的海上行为更加警惕,一旦认为中国侵犯己方的专属经济海域就加以反击,这是南中国海局势近日升温的主要导因。
《南中国海行为准则》谈判前景不乐观
中国总理李克强在2018年提出,要在三年内也就是2021年底前与亚细安完成COC磋商。随着亚细安几个声索国在南中国海问题上与中国起争执,学者认为COC谈判前景并不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