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情感

母亲喝醉以为我是父亲 父亲让我一起玩母亲

作者:时间:2020-10-24 18:57:28分类:情感

简介    小萌今年中考考得不错,成绩达到了31中学的录取线。母亲喝醉以为我是父亲 父亲让我一起玩母亲  初三这一年,小萌很努力,熬夜、补课,终于换来了好成绩。中考结束后,小萌就和

  该学校的校长解释说:“强调和父母签约,是因为很多家长不太重视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问题,缺少家庭之间的沟通,所以希望家长和孩子一起努力,互相比一比,看谁更坚定。”

  如果换成是你,你会签这份家庭电子产品使用协议书》吗?现在先不用回答,看完这篇文章,相信心中自会有了答案。

  02

  生活中,似乎越来越多的父母对手机的热爱有甚于对孩子的关注,很多家庭都出现过这样的现象:

  下班了,一身疲惫的爸爸回到家,一屁股陷进沙发里开始忙着刷手机新闻、看资讯、打游戏,或者给甲乙丙丁点赞评论。

  而妈妈则更热衷于将孩子的生活点滴公之于朋友圈,收获着各方好友的点赞评论。

  有网友调侃:“大概手机是亲生的,孩子是充话费送的。”

  还记得《爸爸去哪儿》的第三季吗?节目中有一幕,刘烨自顾自地玩着手机,儿子诺一一直在旁边碎碎念地和他说着话,一会儿让他看这个,一会儿让他看那个,而刘烨多是敷衍的“嗯”“啊”。

  后来,父子俩保持沉默状态一段时间之后,诺一说:“前几年遇见观音菩萨,她劝我陪你聊会天儿……”很童真的一句话,道出了孩子内心渴望父母的陪伴。

  孩子脆弱而敏感,当家长的注意力不在他身上时,他就能马上感觉到。一如刘震云在小说《手机》里写到的那样:“手机,原来就是为了方便人的,没它的时候,人挺自由。有了它,人倒成风筝了。”

  以前没有手机的时候,孩子是父母心中的风筝,孩子的啼笑哭闹时刻牵动着家长的每一根神经。而如今,手机却让家长成了被牵扯的风筝,每一次的提示音和震动声都在无端消耗着家长和孩子共处的时间。

  曾经网上流传过一篇作文,叫《爸爸看手机》:“我的爸爸很爱看手机,每次有空他都会拿出手机来看。有一次,我叫爸爸进来跟我一起看书、玩、画画,可我叫完后,爸爸没听见,还是没有进来,害我叫了很久很久,终于把爸爸叫进来了,爸爸进来的时候还拿着手机……”

  因为放学时间到,这篇作文还未写完。末尾处写到:“我爸爸在厕所解便的时候,也在看手机,爸爸解完便了,都不知道出来,还在里面看手机……”

  据孩子的班主任回忆,看到这篇作文时,自己被其中心酸的语句触动了。于是她配图转发微信:“我无意间发现这个孩子的习作,孩子写的是你吗?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别让手机成为你和孩子间的第三者。”

郑重声明:

本站所有活动均为互联网所得,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处理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