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底,宁波杭州湾新区与黄冈中学合作办学项目正式签约,百年名校落户宁波商务新城区核心板块的杭州湾世纪城内,设立初、高中部。
黄冈中学的品牌优势又被发挥了一次。
北京四中:王谢堂前燕子飞
在衡水、黄冈等中学全力拼题海拼高考的时候,北京四中显然已经有了更高的目标。
"四中文化不会太强调北大清华,你上了北大清华,也不代表个人已经成功了,我们就希望每个四中毕业生能快乐地生活。" 北京四中历史教师、出国留学指导办公室主任石国鹏如是说。
虽然高考不是四中最值得骄傲的成绩,但四中依然有着令人咋舌的升学率。作为全国重点学校之一,每年有95%左右的毕业生考入国家重点大学,其中40%左右进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两所著名高等学府。
"我可以说它不是一个北京最牛的升学率最高的中学,而是一块成全人生命的福地。"今年3月1日,学者于丹在四中大讲堂高声赞美母校。
北京四中的名声,更在于它非凡的经历和那一长串名字如雷贯耳的校友。在中国,北京四中独一无二。
四中专出精英
今年3月,著名诗人北岛主编的畅销书《暴风雨的记忆:1965—1970年的北京四中》让人们见识了北京四中的非凡。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北京四中以拥有大批谠晸军高级干部子弟而闻名,由于他们家庭地位的特殊而让四中成为一场场晸治运动的中心。
在这本书中,读者们看到很多熟悉的名字,陈凯歌、秦晓等,"四中专出精英。"一位读者看完这本书发出这样的感叹。
但是,"在四中,很少有人说我爸爸是谁,在四中你提这个没人理你的。也没人说我们家有亿万财富,没有人会提这些。"石国鹏告诉本刊记者。
2006年,在石国鹏教授的一个毕业班中,一个男孩拿到了文科状元,直到这个男孩进了大学,石国鹏才知道他父亲是中石油的高管。"他家里的生活条件非常优越,但这个孩子的朴素程度令我吃惊。"石国鹏回忆道。
"他穿的衣服都是最普通的,为人极为低调,甚至有点木讷。但见闻广博思路清楚,看得出来是经受了顶级的家庭教育。"提到这个学生,石国鹏还是赞叹不已。
"我的同学有的在哈佛,有的在普林斯顿,但我从来都没觉得四中人有多么不接地气或者多么贵族。反正大家都是考上来的,没有什么不平等的感觉。"一名四中毕业生如是回忆。
常春藤学校?你out了
"今年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在四中录取了23个同学,但最终决定去的只有两人。"石国鹏告诉记者,"因为四中的学生已经不再迷信常春藤等普通的名校了,我们也鼓励孩子们多考虑一些小众的文理学院,因为文理学院在美国是一种小众化的精英教育,有点贵族气质,特别适合人生地不熟,又没有当地文化背景的中国学生。很多孩子听从了我们的指导。"
2010年,四中有五十多名学生毕业出国,2011年有六十多,今年四中拿到国外大学offer的学生已经有75个,其中90%是美国排名前三十的学校。
越来越强的中学留学势头促使四中在2010年开办了"中美班"。"这个班所有英文课程全部由外教授课,在高二的时候,还要学一些AP课程。"石国鹏说,所谓AP课程,就是美国大学一年级的课程,属于大学先修课,可以直接兑换美国大学的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