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情感

把英语老师按在黑板c 把语文老师按在黑板上扣

作者:时间:2023-10-07 14:10:22分类:情感

简介  那些神一样的中学  什么样的中学最啊最精彩?什么样的试卷最呀最变态?  在当下中国,中学最大的目的和价值在于高考——被称为改变命运唯一公平的途径。因为教育资

  "我报了东南大学,应该没什么问题吧。"刚高考完的褚伟不时扶一下快要滑下鼻梁的黑框眼镜,他在这所学校拼搏三年,为的是离开这个苦寒之地,但告别真的到来之时,他又依依不舍。在这里,学习、考试几乎充塞了整个生活,3年下来,他自己也已经把这些当成了生活本身。

  2012年6月19日,位于河北东南的衡水闷热无风,浮土不时被呼啸而过的装载车掀得老高。听着褚伟诉说衡水中学的种种好处,周弘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9年前,他在这所学校读了一年"高四",但他感觉已快要被"榨干",那种"非人"生活遗留在意识深处的碎片,时时还让他在梦中惊醒。

  此时,距河北省高考成绩公布仅余4天。在他们身后,一条绵延近百米的校园外墙上,贴着2011年考入北大、清华学生的照片,个个神采飞扬。2008年至2011年,衡水中学共有278人考入北大、清华。2011年高考,该校包揽了河北省文理科状元。同年,在全省前200名中,衡水中学的学生占了近一半。

  褚伟和周弘谈论这些时,衡水中学大门一如既往地紧闭。那些写在每一个台阶上的数理化公式,那些量化表上"早读梳辫子"的"不良"记录,那些摄人心魄的口号,在高考的冲锋号下,挟裹着他们涌向改变命运的独木桥。

  为特区建隔离墙

  在经济不发达、资源紧缺的衡水,衡水中学迅速崛起被视为一个奇迹。

  "你能想象1990年前后衡中那种无晸府状态吗?"6月20日中午,衡水高速路口,前衡水中学校长李金池顶着白花花的太阳问道。1982年李金池从河北师院历史系毕业后到衡水中学任教,几年后,他当上了副书记。

  那时,教师队伍混乱,学生们更是作弊成习、打架成风。考试时,三楼教室靠近窗户的学生用绳子将试卷从窗口递下去,传给二楼的同学抄袭。

  一时间,衡水一些领导只得把子女送到邻近的县中学上学。

  1992年的一个下午,李金池突然被叫到了市诿。上面下了死命令,"市诿已经研究了,这个校长你来当,马上上任。"李金池一听,脑袋"嗡"地一声,回家后,一宿没睡觉。

  "赶鸭子上架"后,李金池冷静地分析局势,他提出建立"精神特区",筑起一道精神隔离墙,优化内部小环境,营造一个"场"。

  李金池把改革的矛头首先指向:不许老师外出兼课,不许搞有偿家教,不许吃学生家长的请,老师把全部精力用于与学生一起做题。

  事后李金池承认,当时搞的是题海战术,拼学生、拼老师,做了不少违背教育规律的事。有些老师甚至体罚学生,采用棍棒教育,学生累得发昏,老师累得吐血。

  1995年,衡水中学一举夺得了全地区11个县重点中学的第一,"衡中模式"开始显露头角。

  "衡中在2000年后能脱颖而出,是因为从上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打这个底子了。前面的基础打好了,后面的成绩自然会上去。"衡水中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师告诉本刊记者。

  2002年衡中升学率高达98%以上,北大清华录取率也是逐年上升。同年9月,《中国教育报》连续四天对衡水中学进行了报道。一时间,全国各地校长、老师纷纷赶来参观。

郑重声明:

本站所有活动均为互联网所得,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处理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