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式设计,大面积支撑,使用之后感觉有一些作用,但更感觉收割了一波智商税,因为从实际曲度来看,和正常的人体工学椅没啥区别,同样也没法调节适配每个人的腰背曲线。

通过之后若干类似器材的使用以及查阅了数百篇资料的总结来看,我发现一个关键的影响因子“整体被动固定”。
椅背支撑不仅要考虑腰椎l1-l5的支撑,还需要考虑骶骨位的整体姿势的固定。
如果你观察高端的人体工学椅,你就会发现这些产品都不仅仅支持腰部,还包括了骶骨位(当然还有胸椎颈椎一个整体)。 两者的区别是 腰位支撑是指椅子的腰枕或腰垫卡在腰椎L3-5节上,施加外力支撑腰部。

这种支撑方式可以从基底处维持整体脊柱的生物力学平衡性,不压迫腰椎、不压迫肾区,舒适性要好于腰位支撑。 其次, 腰椎的强力和过度前倾支持,时间长了就会发现骨盆前倾导致的腹腔挤压大腿导致麻木,这点尤其是肥胖人群尤为明显。 这篇文章也指出,对于骨盆的支撑,会使得腰骶曲线的维持更加轻松。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9884388/

综上来看,一个较为正确的坐姿应该是根据每个人的坐高、体重等特性,找到各自的骶骨支撑位,坐骨略微下陷,重心均匀的承压在坐垫和靠背上 。
而这点,上面的麦肯基和背靠完全无法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