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个世纪,企业教练和一二三阶段课程属于两条平行线,企业教练这门学问的创始人添·高威和惠特默没有上过一二三阶段课程,而一二三阶段课程的创始人埃哈德、庄汉尼、罗伯特·怀特等人也没有做过企业教练,两条平行线发生交叉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汇才的黄梁二人把一二三阶段课程引进到国内的时候,为了让课程更好卖,于是他们把惠特默在1992年提出的GROW模型(目标→现状→方案→行动)修改成教练的四个步骤(厘清目标反映真相心态迁善和行动计划),并套用到课程体系当中,称自己的课程就是企业教练技术,做企业家们的生意,自此,过去美国学术界统称的LGAT(大型群体意识训练)到了国内就被称为教练技术。
过去二十年来,国内的教练技术蓬勃发展,使得教练技术广为人知,同时也因为国内教练技术的种种负面现象,导致了企业教练技术和一二三阶段课程捆绑在一起,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阻滞,同时,很多学员将心理咨询和企业教练混为一谈。
总结而言,其实教练这个专业,真正能做的,能实现巨大价值的,就是体育教练和企业教练。
从企业中来,到企业中去!
企业教练技术,起源于体育(网球),成就于企业,所以教练最好的发展方向,当然就是成为企业教练,教练能处理好的问题,当然就是企业家和领导者所面对的“人“的问题,如何”管理人“的问题,如何”通过人管事和通过事管人“的问题,过去无数学员把教练技术当成是万灵丹,殊不知世间的真理是,一种药品或一个工具的适用范围越广,疗效就越差,一种药品或一个工具的使用场景越小,就越精准,效果越好。
缩小使用范围,才能真正精进。将适用范围扩大到无边无界,是教练技术这个职业多年来进步不大的一个原因。
当然,企业教练,并不是什么“感召海星,成长心连心,红黑游戏,你要什么”,企业教练是另外一个行业,和一二三阶段几乎没有任何连接,国际上真正从企业教练这项服务中受益的商业巨头们,根本没有人上过一二三阶段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