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是输入知识,也就是听课,每天听3-5节课程,配合公开课的案例讲解去理解,这个很重要,情感宝典是底层逻辑,而公开课是实际的演示,并且做好笔记,让自己接受最新的理论知识,我以前的知识可能有点老旧了
第二部分是实战聊天,实战聊天本来说是在积目上匹配陌生女生聊天,每天聊至少3个,然后日常和朋友聊天,不能说和朋友聊天就不注意自己的表达。
第三部分是自检,自检就是每次发给导师分析之前,先自己复盘自己的聊天,拿出来分析,然后让导师帮我分析,看下我和导师的差距在哪里,也知道自己的思维到底哪里出现了问题。
学习过程
不知道有没有同学和我有同样的经历,就是听课程的时候,觉得自己想要大干一场了,然后到自己真的去聊天的时候,还是犯着同样的错误,好像课程中的知识不知道怎么具体运用,我就是这样的。
一到聊天,不管对方反应好不好,先紧张,心态就乱了,对方回的好,我怕接下来回不好,她的好回复没有了。
对方回的不好,我看到就更慌,所以不管理论记得再熟悉,心态就先乱了。
我想了一个办法,每次聊天的时候,不在乎快慢,拿出一张纸,在纸上写出三四个答案,为什么这么回,再去结合理论,虽然一开始效率特别低,但是好像慢慢的分析,就知道自己本能的反应和理论出来的反应差别在哪里。
接下来是聊天知识具体运用的修正,这个点我实在是太佩服诺哥了,有时候我抠破脑袋想出来一个话术,诺哥三秒钟想出来的就比我的好。
就像下面这个聊天,女生说我表情包偷她的,我想了半天说:“偷表情包是帅哥会做的事情吗”,我觉得已经特别好了,但是诺哥说可以回:“是不是老给其他臭男人发”,直接忽视还反将了女生一军,又起到了轻微的拉升关系的作用,就很妙。
再找不到合适的老师到那志任教,我就去!”8月18日,距离陆贻集喊出这句誓言,已过去一年时间。
这一年中,陆贻集成为钦北区板城第一小学那志教学点唯一的驻点教师,既教语文、数学、道德与法治,又教音乐、美术、科学等一年级的所有科目。
“教学苦不怕,怕就怕只有一名学生,许多教学技巧无处可施。”当现实版的“一对一”教学模式,活脱脱地出现在自己的工作中,陆贻集感到无比疑惑与徘徊。好在他还拥有人大代表的身份,一年的坚持,他不仅出色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还成了村珉振兴乡村的“参谋长”。
主动请缨:甘当教学点“接棒人”
去年9月初,由于经过近30天的考察、筛选,板城镇红华村诿那志教学点仍无法找到合适的驻点教师。
“孩子每天都到3公里远的村小读书,10多天下来累得不行,开始不愿去学校了。”黄泗昌说,他是那志教学点目前唯一的学生黄世铭的父亲,他说陆贻集老师还没到村里教书时,他天天担心儿子会厌学,毕竟让一个七岁的孩子每天往返6公里山路上学,身体上就受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