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育一个新生命,是整个家庭的重中之重。
从确认他到来的那一刻开始,孕妈就成了全家的“珍稀动物”,吃穿住行等各个小方面都受到了十二分的重视。生怕哪一点做得不当,给准妈妈和胎儿带来健康威胁。
但藏在这一片岁月静好之下的,也有孕妈和准爸爸的担忧与焦虑。
孕期准爸爸和准妈妈的“难言之隐”真实存在
怀孕之后,家里的老人都会告诫准爸爸和准妈妈千万小心,尤其要禁欲,否则可能会带来无法挽回的后果。
但相关机构以前做过的问答调研发现:大部分孕妈除了担心胎儿的发育是否健康之外,也害怕因自己怀孕影响夫妻和谐,到最后感情破裂。
毕竟有些男人是经不住考验的,由于生理需求难以解决,在妻子孕期内出轨的大有人在。虽说这属于人品问题,但也不得不让孕妈高度警惕,这是埋在她们心头的一种难言之隐。
因此,相对以前的传统认知来说,现在的年轻夫妻已经不再把亲密行为划分为不可越界的禁忌,反而将其视作夫妻、家庭关系是否稳定的重要维系。
面对生理需求,科学解决比彻底杜绝更有意义
传统的担心不无道理,但将孕期的夫妻关系视作洪水猛兽、完全杜绝也是不科学的。
在这方面,人们的认知误区有待解决,大量国内外文献都证明:妊娠期间适当进行夫妻生活并无坏处,反而有利于胎儿、孕妈妈和准爸爸的身体健康,别不好意思看。
过度恐慌没必要其实这种不科学的传统认知,在过度担忧恐慌的同时,也让夫妻双方出现了极大的焦虑和忧惧情绪。
若能科学正确地解决这种生理需求,其实完全没必要徒增烦恼。
利弊关系要看透美国妇产科学会曾提出,孕期科学的夫妻生活频率,不仅能使夫妻间的感情升温,缓解准妈妈的焦虑情绪,还能给胎儿进行“情绪胎教”,增强其对宫内收缩的耐受度。
因此,与其彻底杜绝、考验夫妻感情,给准妈妈带来焦虑,不如了解如何科学解决这个问题。
除了部分体质特别弱,易流产的孕妈之外,其余都是没问题的。
妻子怀孕期间,若丈夫有“生理需求”怎么办?
1)孕早期尽量避免
孕早期由于胎儿刚刚着床发育,属于各器官的形成期,本就特别容易滑胎、流产并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因而是整个孕期的关键时期。
再者,孕妈本身的早孕反应,以及孕激素的不稳定分泌等多种因素,也会带来进一步的风险。
因此,这个阶段能避免就要尽量避免,不要铤而走险,否则只会得不偿失。
2)孕中期适当放松
到了孕中期,早孕反应大多已经消退,胎儿也进入了相对稳定的发展期,此时出现意外的几率比较小。
因而,这个阶段特别适合给胎儿进行“情绪胎教”,可以适当放松,解决双方的需求与情绪,并在这个过程中让胎宝宝适应震动。
3)孕晚期谨慎安排
孕晚期也是胎儿发生巨大变化的一个发育期,此时随着胎儿体积的增大,子宫和孕肚也同比增大,并对内脏器官产生压迫和位移。
尤其到预产期前,胎儿由于要入盆,会有下坠趋势。此时如果过度刺激,会导致胎膜早破、早产等意外情况。
因此,这个阶段一定要根据孕妈具体的妊娠情况谨慎安排,一旦发现不适要立刻停止。且各种保护措施都要做到位,比如安全卫生情况,还要以孕妈本身的意愿为主。
写在最后
怀孕期间最吃苦的就是女性了,作为丈夫,理应正确对待自己的“生理需求”,不要再给妻子添麻烦,这对她们来说不公平。
当然,关于此事夫妻俩也要提前商议好对策,与其隐忍不发影响夫妻感情,倒不如多了解相关知识、科学看待。
毕竟胎儿在子宫内被羊膜和羊水保护着,面对外界的震动有一定缓冲作用,别让这种不必要的担忧影响孕期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