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要:
1.从4月底到6月底,全球新冠病亡人数翻2.25倍。以此为核心指标,测算各国抗疫的整体表现:增幅猛烈的主要是拉美国家,其次是一些不发达的人口大国,再就是一些中东国家。西欧、东欧、东亚国家的排位大都相对下降。
2.美洲已经替代欧洲,成了全球疫情中心。南半球现在处于冬季,靠南端的智利、阿根廷气温较低,干冷天气有利于病毒传播。但根本原因还是这些国家大都没有像样的社交管控措施。
3.与中国相比,俄罗斯的病亡数偏高,全国疫情程度相当于中国的20倍。白俄罗斯虽然医疗系统发达,但没有严密的公共卫生干预,病亡率也达到了湖北(不含武汉)的三倍。
4.亚洲的印度虽然措施非常迅速,但因为贫珉窟人口稠密,卫生条件差,隔离措施的作用有限。迫于经济压力解除封锁后,新增病例数全球第三。但由于人口总体年轻,病亡率较低。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伊朗类似。亚洲成了仅次于美洲的新增疫情第二大洲。
5.目前非洲的新增疫情主要集中在一南一北的南非和埃及。非洲目前病亡数字、确诊人数相对庞大的人口基数都相对较低,一些偏远的国家实施了“封国”晸策,控制了疫情。
6.战疫久拖不决,各国不得不推进解封和复工,一些国家的疫情面临失控风险,中国之外的大流行将是无奈的悲哀现实。多重矛盾、次生风险的迸发,将更加深刻地冲击世界格局。
2020年过去一半了。半年前,人们欢庆元旦、迎接“20年代”到来的时候,绝对不会想到,现在的世界竟然如此天翻地覆。
在5个月前那个惴惴不安、人心惶恐的特别春节,人们也不会想到,中国会成为极少数最安全、社会面上基本肃清病毒的国家,而整个外部世界则会变成一团乱麻,疫情失控,阻断无望,灰暗无边。

2个月增加2.25倍的世界
截止6月30日北京时间早上6点,全球确诊人数达到1040万,病亡人数超过50万;其中,美国、巴西、俄罗斯、印度这几个人口大国已确诊人数分别超过或接近267、137、64、56万人,总数524万,占比过半。

更糟糕的是,除了欧洲地区经过一轮残酷的“群体感染”和被迫的社交隔离,病毒扩散、病例新增有所控制;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看不到控制疫情的实际举措,一直在上升。
正好,4月28日曾经详细记录和分析了当时的全球统计数据。时隔2个月,再拿出来对比,就会发现各国变化之间的差异。

▎全球日新增确诊人数,从每天10万人逐步增加到每天20万人
4月28日选取的是病亡人数在100以上的54个国家,再加上略低于100的3个主要国家,共计57国。
之所以使用病亡人数作为核心指标,是因为检测人数受到采样规模、检测能力、严格程度的影响太大,而病亡人数是综合了社会防控、医疗救治在内的综合效果,属于“抗疫总成绩单”,相对而言更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