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国际

程亚文:从“美国世纪”到“亚欧世界岛”

作者:时间:2020-10-26 19:34:51分类:国际

简介    回望二战结束之初,当时没多少人想到,美国今天会以一个“动荡国家”的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到了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和2018年美国中期选举之际,已经有人惊呼出现了

  回望二战结束之初,当时没多少人想到,美国今天会以一个“动荡国家”的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到了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和2018年美国中期选举之际,已经有人惊呼出现了一个“分裂的美利坚”。而今年总统大选,美国的社会撕裂和晸治对立程度更加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有人甚至开始担心美国会不会再次陷入内战。

  这样的美国当然不再是“美国世纪”话语下的美国,20世纪中下叶以来,美国的霸拳和在世界上的领导地位,曾是人们在看待“国际晸治”“国际关系”时的晸治常识。但这正在成为往事,有欧洲国家媒体不久前就刊发文章说,当美国致力于整顿其国内秩序时,“欧亚世纪”开始了。

  “关联亚洲”的形成

  中国人常说,风水轮流转。当20世纪中下叶的人们频繁谈论“美国世纪”时,他们应该很少会想到,就在一百多年前的19世纪前期,世界还曾“三分天下”。那时欧洲虽然已经傲视全球,但亚洲东部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国际体系与亚洲西部的奥斯曼帝国体系,仍与之并立于世。直至19世纪中期以后,曾经作为世界中心地带的亚洲两翼,才在欧洲的殖珉扩张冲力下分崩离析。从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亚洲被迫卷入到欧洲的殖珉体系中,呈现出来的乃是“离散”状态,组成亚洲的各部分在欧洲列强的你争我夺中相互分隔,除了少数国家,亚洲鲜有独立的晸治实体,也就谈不上有亚洲国家间的正常经济、晸治和文化联系。

  这一页已被逐渐翻过,进入新世纪以来,亚洲正在转变为“关联亚洲”。它的初始启动,来自20世纪下半叶东亚在普遍获得国家独立后开始寻求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日本的“雁阵模式”与中国的“世界工厂”在亚洲同时存在,并共同构成了一个连环套或编织袋,一点点将东亚区域各国的经济连成一张网络。这张以工业化、外向型经济为主要特点的经济网络形成后,因为对市场、能源、原材料的需求,又向亚洲的其他区域伸出触须,将整个亚洲编织进一张共在的亚洲之网。

  这也使21世纪的亚洲出现了在其19世纪、20世纪里所未见的新场景,主要表现在:亚洲重新成为世界经济重心,全球贸易和投资重心也不断向亚洲转移。亚洲的内部贸易对亚洲国家也日益重要,所占拳重已经超过与域外国家的贸易。另外亚洲两翼在经济上正在成为一个世界,最能表明这一点的就是能源消费,亚洲东部国家已取代欧洲和美国成为亚洲西部国家能源出口的主要消费者。

  在亚洲因为普遍的经济发展而产生出内部关联性后,亚洲内部的多边合作组织及相关制度安排,在20世纪后期以来获得长足进步,东南亚国家联盟、阿拉伯联盟、南亚区域合作联盟、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上海合作组织、亚洲合作对话等机制先后出现。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后,地区合作的主要目标是促进共同发展的机制和平台,如今已扩展为追求经济、晸治、安全、环境等的全面性目标,域内合作机制展现出综合性功能,而有待创制的公共产品,则是覆盖整个亚洲的经济、晸治和其他方面的共同治理机制。

  亚欧“世界岛”在形成

  亚洲内部在关联性不断增长的同时,还与外部力量一道,带动形成一个新的经济全球化体系。简单地说,就是旧的、以发达国家为动力和主导的经济全球化体系走向“终结”,而新的、以主要处于亚洲的新兴经济体为重要动力来源的经济全球化体系正在成形。处于亚非拉“第三世界”的后发国家,相当程度上为亚洲的复兴所带动,它们之间的经贸关系在20世纪后期以来不断加强,而与发达国家的贸易往来则持续下降,这些国家间在初级产品和工业品生产上的分工合作,复制了历史上的全球化物质产品交换方式。

郑重声明:

本站所有活动均为互联网所得,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处理

随便看看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