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六年举办进博会彰显了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决心。”福迪威亚洲总裁洪斌顺说。
11月5日在第六届进博会消费品展区乐高集团展台拍摄的“玩乐之心”主题装置。新华社记者 丁汀 摄
更具前景的机遇之窗
在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形势下,更加开放、更有活力的中国让进博会上的外资企业看到了宝贵商机。
挪威海产局中国内地及香港地区总监童安睿说,对于各国的参展商和观众来说,进博会提供了一扇真正理解中国市场活力及其巨大机遇的窗口。
“我非常期待本届进博会。今年是疫情后的第一年,展馆人气会急剧上升,氛围会更热烈,会有更多激动人心的事发生。我相信这会是极其成功的一届展会。”他说。
近几个月来,中国经济积极因素不断累积,工业、服务业、消费、投资等多个指标回升。多家外资金融机构上调了中国经济增速预期。中国对世界经济的“稳定器”和“动力源”的作用更加凸显。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带来的新机遇让更多外资企业闻风而动。本届进博会上,能源低碳、人工智能等科技前沿类展览专区以及生活消费类题材展览面积增长30%。
来自德国的医疗健康企业勃林格殷格翰是第五次参展。过去五年,这家企业通过进博会带来近30款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其中多款已经在华获批落地,一些转化为重大投资项目,让它从“展商”升级成了“投资商”。未来五年,公司计划在华研发投入超40亿元。
“中国将创新置于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对创新的重视有助于医疗健康跨国公司挖掘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勃林格殷格翰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董博文说,“对于像我们这样的创新企业来说,中国持续扩大开放是重大机遇。”
11月2日,第六届进博会场馆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外景。新华社记者 辛梦晨 摄
更加包容的发展之路
无论是大国还是小国、大企业还是小公司,都能在进博会找到进入中国市场的“快车道”。
巴基斯坦展商哈比曾在第四届进博会带来爆款商品巴基斯坦盐灯。包括在进博会期间收获的订单以及依托绿地贸易港旗下南京路的“进博集市”,他一共卖了大大小小共计约6万件盐灯。
“中国市场是非常具有韧性的,现在很多老客户都已经开始主动联系我想要订新品。”他说,“我期待通过进博会,让中国消费者关注到巴基斯坦手工艺品,帮助巴基斯坦的手工艺品行业持续发展。”
本届进博会上,境外组展机构组织约1500家中小企业参展,数量和面积较上届增长近四成。进博会还为来自30个最不发达国家的约100家企业提供免费展位等支持。
习近平主席在5日的致信中强调,希望进博会更好提供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服务,助力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让合作共赢惠及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