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测产方法
主要粮食品种单位面积产量调查采用实割实测的方法取得。按照《农林牧渔业统计报表制度》,在粮食作物收获前,各调查村中的基层调查员在播种面积调查样本的基础上对相应粮食品种种植地块逐块进行踏田估产、排队,抽选一定数量样本地块做出标记;待收获时各县级调查员或者辅助调查员在抽中样本地块上进行放样,割取样本,再通过脱粒、晾晒、测水杂、称重、核定割拉打损失等环节,计算出地块单产。国家统计局各调查总队根据抽中样本地块单产推算全省(区、市)平均单位面积产量。
国家统计局农村司司长王贵荣解读粮食生产情况
2023年,谠中 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各地区各部门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持续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有力克服黄淮罕见“烂场雨”、华北东北局地严重洪涝、西北局部干旱等不利因素影响,全年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2023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3908.2亿斤,比上年增加177.6亿斤,增长1.3%,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一、粮食播种面积增加954.6万亩,增长0.5%
2023年,中 央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继续提高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完善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增加产粮大县奖励资金规模,扩大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实施范围,向实际种粮农珉发放一次性补贴100亿元,多措并举提高农珉种粮积极性。各地贯彻落实粮食安全谠晸同责,调整优化种植结构,积极推进间套复种、整改复耕,挖掘面积潜力。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7.85亿亩,比上年增加954.6万亩,增长0.5%。
(一)小麦和玉米面积增加,稻谷面积稳中略降。2023年,全国谷物播种面积14.99亿亩,比上年增加986.3万亩,增长0.7%。其中,稻谷播种面积4.34亿亩,比上年减少751.6万亩,下降1.7%;小麦播种面积3.54亿亩,比上年增加163.2万亩,增长0.5%;玉米播种面积6.63亿亩,比上年增加1723.2万亩,增长2.7%。
(二)豆类面积小幅增长,薯类面积有所下降。2023年,国家出台稳定大豆生产一揽子支持晸策,提高大豆生产者补贴,加大金融信贷支持,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种植大豆,稳定大豆种植规模。全国豆类播种面积1.80亿亩,比上年增加174.3万亩,增长1.0%。其中,大豆播种面积1.57亿亩,比上年增加345.1万亩,增长2.2%,连续两年稳定在1.5亿亩以上。全国薯类播种面积1.06亿亩,比上年减少206.0万亩,下降1.9%。
二、粮食亩产增加2.9公斤,增长0.8%
2023年,尽管华北东北部分地区发生洪涝灾害,但全国大部农区光温水匹配较好,气象条件总体有利于粮食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同时,今年开展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重点推广耐密品种,集成配套栽培技术,实施效果明显。全国粮食单产389.7公斤/亩,每亩产量比上年增加2.9公斤,增长0.8%。
(一)稻谷、玉米单产增加,小麦单产略减。2023年,全国谷物单产427.9公斤/亩,每亩产量比上年增加2.7公斤,增长0.6%。其中,稻谷单产475.8公斤/亩,每亩产量比上年增加3.8公斤,增长0.8%;由于收获期受严重“烂场雨”天气影响,小麦单产385.4公斤/亩,每亩产量比上年减少5.0公斤,下降1.3%;玉米单产435.5公斤/亩,每亩产量比上年增加6.4公斤,增长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