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国内

超大特大城市何以扎堆长三角?

作者:时间:2023-10-27 10:51:59分类:国内

简介  日前,住建部发布的《2022年城市建设统计年鉴》披露了各市最新的城区人口数据。东莞、武汉、杭州城区人口突破1000万,分别达到1082.44万、1080.64万和1002.1万,成功晋级为超大城

对比住建部公布的石家庄城区人口数据(354.85万),并结合石家庄市辖各区的常住人口数据,我觉得公安部门公布的这一版应该更接近实际。

综上,目前全国共有超大城市10个、特大城市12个,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城市金字塔的塔尖。


仔细分析这22个超大特大城市的地域分布,其中5个位于长三角(沪杭宁肥苏)、4个位于大湾区(广深莞佛)、3个位于京津冀(京津石),另外中部3席(武汉、郑州、长沙)、西部4席(成都、重庆、西安、昆明)、山东2席(济南、青岛)、东北1席(沈阳)。

长三角凭借5个超大特大城市的数量,成功超过珠三角,荣登首位。

长三角头部城市在人口上的发力其实已经持续了好几年,去年全国城市人口增长前三名中两名位于长三角(杭州、合肥),而珠三角四大城市则皆是负增长。

即便考虑到疫情因素,但总体来看,珠三角地狭人稠,无论是土地开发强度,还是人口密度,都已达到一个高值,再想保持过去那样的人口高增长,难度越来越大。

事实上,在2018年达到巅峰后,广深的人口增量已经在逐步回落,2019年更是被杭州超过,由此也终结了广深持续多年人口增长领跑全国的局面。

更重要的是,珠三角的人口、产业、经济数据过于集中在广深莞佛四市。虽然这些年陆续设立了深汕、广清等特别合作区,但资源、人口的外溢效果并不明显。甚至在珠三角内部,其余五市的发展与广深莞佛也存在明显断层。

这点反映在人口上,就是其余五市中,除了惠州,没有一个城市常住人口超过500万,城市规模普遍都过小,人口吸引力都太弱,无法接棒四大城市成为新的人口蓄水池。

反观长三角,这些年一体化与扩散化同步推进,尤其是安徽崛起,使得长三角的产业地理边疆得到了极大拓展。目前,除了已有的5个超大特大城市外,长三角还有宁波这样市区人口已突破500万,常州、无锡等市区人口超过400万的一堆梯队城市,它们都有望成为长三角超大特大城市进一步扩容的后补成员。

在这些城市的带动下,2022年,浙江、安徽、江苏分别以37万、14万和10万的人口增量,排名全国第一、第二和第五。未来,凭借广阔的土地空间、丰富的城市类型,长三角注定将成为全国人口增长第一大区域。尤其浙江,很可能取代广东成为外来人口流入量第一大省。

而晸策层面扶持力度的不断加大,比如全国唯一共同富裕示范区的落户,以及一系列高级别峰会、赛事逐渐从一线城市转向新一线城市,光一个杭州,今年就活动不断,亚运会刚结束,一带一路“良渚论坛”又要来了。这些都大大有助于提升以杭州为核心的整个浙江的区域影响力和人口吸引力。

当然,长三角内部城市格局也有不少变化,比如南京的“第二城”地位已让位给杭州,而合肥苏州甚至宁波也对其发起了挑战。

郑重声明:

本站所有活动均为互联网所得,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处理

随便看看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