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中西部人口回流的趋势已经持续了很多年。有数据显示,相较2000-2010年这十年,2010-2020年间,东部人口净迁入量减少了30.29%,中西部向东部的净迁出量分别减少了29.91%、30.96%,中部向西部的净迁出量则减少了16.49%。
尤其是2015年以后,中西部向东部的人口净迁移量减少趋势更加明显。随着人口回流,中西部省会近年来的人口表现明显优于沿海城市。去年人口增长前十名城市中,除了长三角的杭州、合肥,以及青岛,清一色都是中西部省会。
随着城市能级的提升,越来越多国际性的峰会、赛事也相继落子中西部。比如成都,8月份才办完世界大学生运动会,10月份又迎来了第81届世界科幻大会。而且不同于大运会、亚运会等都是先在北京或其他一线城市办过以后,再轮到其他城市续办,世界科幻大会这是首次在中国举办,就来了西部,来了成都。可见中西部城市的国际影响力正在迅速提升。
因此今后,长三角一方面要继续应对来自珠三角的抢人竞赛,另一方面也得花大力气与中西部的一众省会城市争夺人力资源。
当然,这种争夺不只是头部城市之间的一对一PK,而是整个区域实力的比拼。长三角真正的优势在于大中小城市体系所搭配形成的完整产业链。这其中,三线城市的产业竞争力,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决胜因素。
最近几年,在新能源等新兴产业赛道,常州(新能源汽车)、宣城(光伏异质结)等一批长三角三线城市爆发出了惊人的产业影响力。它们和淄博、榕江等依靠美食、娱乐爆火的网红城市不同,这些城市拥有扎实的产业基础,有些甚至是细分领域的冠军城市。它们和沪杭宁肥苏等头部城市一道,共同构筑起长三角巨大且分级的人口蓄水池。而这是中西部所有城市群、都市圈都不具备的。
在可预见的未来,无论是珠三角、京津冀,还是中三角、成渝第四极,大概率都不会再出现新的超大特大城市,唯有长三角,其超大特大城市矩阵将持续扩容。这点也是长三角的最大优势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