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情感

皇上在温泉要了太子妃 古代皇上死了妃子去哪了

作者:时间:2023-11-27 15:54:23分类:情感

简介  《甄嬛传》是一部以清朝雍正帝时期为背景的“后宫剧”,早在2014年就播出,至今深受人们喜爱。
这部剧里嫔妃们的生活也十分令人羡慕:锦衣玉食,日日闲坐。尤其是华妃年


05 慈宁宫:“冷宫式”养老院
除了以上四种方法,最后剩下的还有个“养老院集中处理”,当然这个养老院的待遇不怎么好。紫禁城里有个慈宁宫,清朝前中期慈宁宫是全皇城最热闹的宫殿之一,但是到清朝后期,慈宁宫成了最冷清的,专门收容一些“等死之人”的冷宫。
它的前身是仁寿宫,明朝万历年间,仁寿宫在大火中被烧毁,直到十几年后才得以重建,重建后更名慈宁宫。
满清入关以后,慈宁宫几加修葺,改造成了一座大气恢弘的新宫殿。慈宁宫看起来与其他宫殿一样充满气势,没有区别,其实居住者十分特殊。
明朝时期,慈宁宫的居住者是前朝皇帝的皇贵妃。新皇登基,前朝皇帝的嫔妃何去何从必须有个地方,皇贵妃身份尊贵,新皇一般不会加以虐待,安置在慈宁宫好吃好喝伺候,还能落个孝顺的名声。
后来到了清朝顺治年间,孝庄文皇后在慈宁宫住下,慈宁宫的住客迎来了一波升级换代。从这时起,太皇太后和皇太后就开始住在慈宁宫,而太妃之类也随着一起住在慈宁宫。
由于太皇太后,皇太后都住在慈宁宫,顺治,康熙乾隆三位皇帝又都是出了名的孝顺,隔三差五就往慈宁宫跑,费尽心思在慈宁宫修缮,增添东西,把慈宁宫打造得富丽堂皇。
皇帝都天天来,其余的嫔妃,郡主王爷,皇嗣更不用说,没人敢偷懒的。掌管皇室用度的内务府之类部门也不敢对慈宁宫有任何的疏漏,凡事都非常上心。
当时慈宁宫是为太后举办各种仪式的专用宫殿,各种皇室成员的活动都在这里举办,每到有事之时,皇帝,皇后,其余皇戚纷纷涌入慈宁宫,一派热闹繁荣。
道光之后,清朝走向衰落,国库空虚,孝和睿太后为了缩减后宫的开支,慈宁宫的用度一下子降了好几个档次。再后来王朝越来越弱,以至于慈宁宫成了无人问津的冷殿。
是啊,从前国库充盈,慈宁宫是花钱的好地方,彰显皇室团结,皇帝仁孝;现如今风雨飘摇,哪儿顾得上这里?自然是随他去。
起先是根据一些封建的礼仪要求,虽然已故先皇的嫔妃不必殉葬,但皇帝不能和她们一同居住在东西六宫,只好再修建慈宁宫供她们居住。
局势动荡,皇帝自己的嫔妃安危吃穿尚且不能保证,更没人管这些先嫔先妃。久而久之,负责打理慈宁宫的臣子太监也起了心思,开始克扣慈宁宫居住的先嫔妃的例银等,导致慈宁宫内竟然吃不饱,穿不暖,不仅锦绣珍馐没得享用,就连冬天的炭火也没了。
慈宁宫很快成了真正的“先冷宫”,那些无处安置的先嫔妃都会被丢到慈宁宫,自生自灭。虽然皇室也会拨给一部分钱过去,但是真正到她们手里的非常有限。
甚至到了最窘迫的时候,一些先嫔妃只能亲手织些衣服,再央求宫女太监拿到宫外卖掉,换一些银子。
不过虽然慈宁宫里日子难熬,却也轮不到那些曾经有拳有势的嫔妃。入住“冷清版”慈宁宫的,都是在先皇时代就不得宠的嫔妃。从前慈宁宫是“孝子宫”的时候轮不到她们享受,如今成了“寡妇院”,倒把她们都塞进来了!
小结
那些人们印象中一笑千里烽火,一颦荡绝红尘的嫔妃,她们的命运从来都由不得自己做主。
一入宫门深似海,成为皇帝的妃子,看似光耀门楣,风光无限,实际上也不过是大树之下的乘凉人,一旦树叶飘落,根朽形枯,便无处遁形。

郑重声明:

本站所有活动均为互联网所得,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处理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