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国际

我们到底需要多少大学?

作者:时间:2023-12-05 09:15:15分类:国际

简介  都说新闻要看合订本,最近有两则引人关注、讨论度极高的教育新闻,“合订”在一起看却颇耐人寻味。一则是教育部公示拟同意设置嘉兴大学等5所本科高校,其中1所为新设,另

炒作“省会大学”话题,是件非常无聊的事情。

进一步来说,这一轮高教大跃进、高校改名潮,基本不会改变头部大学的格局,只是增加了高校的总体数量,确保人人有大学上,但这有多大意义呢?

500

500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中国拥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数量为2.18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5.4%。这个比例虽然较加拿大(51%)、以色列(46%)、日本(45%)、美国(42%)等发达国家还相距甚远。但如果我们对人群进行细分,90后、00后中上过大学的人数比例,其实已经非常高了。

2022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59.6%,是1978年(1.55%)时的38倍,已迈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义的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

这种情况下继续大规模地新建、合办大学,固然可以将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往上继续再提高一点,但联系到这些年社会上普遍反映“现在的本科生相当于80年代的高中生,现在硕士生的含金量甚至不如当年的本科生”,这种学历稀释作用,已经是非常明显的了。

看看我们的邻邦韩国,5000多万人口拥有381所高校,大学(含两年制的“短大”及高职)录取率高达77%,全亚洲最高。但结果并不是每个上过大学的韩国人生活得都更好,相反整个社会更卷了。考公或进三星、LG这样的大企业,如果不是“SKY(首尔、高丽、延世)”三大顶级名校毕业的想都别想。

国内的情况其实也差不多。随着硕士、博士甚至海归越来越多,现在很多企业招聘开始看你的“第一学历”。如果本科不是985、211院校毕业的,哪怕读到博士,还是会受到歧视。可以说,正是因为学历持续贬值,才导致了今年研究生报考人数的下降。而人口总量的下降,则将进一步加剧这一趋势。

事实上,随着出生率的持续走低,过去几年,全国各地已陆续出现了幼儿园和小学关停潮。根据202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去年各地学前教育在园幼儿和小学阶段招生数分别较上年减少177.66万人、81.19万人。受此影响,全国共关闭了5610所幼儿园和5162所普通小学。一些珉营幼儿园甚至出现了给老师分派招生指标的情况。

相比幼儿园,大学受人口减少的影响具有延迟性。现在上大学的基本是2005年前后出生的,那时中国每年的出生人口还有一千五六百万,距离中国人口出现断崖式下跌、年出生人口跌破1400万的2020年,还有15年。也就是说,高校招生危机最快会在15年后出现。

但另一方面,大学培育也需要时间。现在升格或新设,到出成绩、收获口碑,起码也得一二十年。到那时,正好遇上学生人口下降潮,大学多出来怎么办?会不会像前些年高铁大跃进后,很多地方的高铁站建成了却不投入使用,或者短暂启用后,又因为客流量严重不足而停用?

事实上,韩国、中国台湾等地已经出现了大学招不到人,陆续关门歇业的情况。这种情况下,我们与其继续新建大学,把经费浪费在更名升格上,不如拿来多建些老年大学,这才符合市场的供需变化。

郑重声明:

本站所有活动均为互联网所得,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处理

随便看看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