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早起时,我觉得早晨光景真好,春天鸟语花香,夏天难得清凉,秋天秋风送爽,冬天静谧昏暗。
我惊喜地发现,早上大脑的配置特高,经过一夜睡眠,脑里闪存很低,记忆力显著提升,分析问题开启超清模式,能用1。5倍速进行思考,没有外界打扰,容易进入心流状态。
我像一个白捡到巨款的暴发户一样兴奋。
早起中期,是痛苦的。
早起第一个冬天,我起不来。冬天天亮得晚,天气寒冷,沉醉在被窝里无法自拔。
但我想想学霸室友英语四级都快700分了,还风雨无阻地早起,我凭什么惯着自己。
于是咬着后槽牙起床,和室友一起冒着刺骨的风,沿着昏暗的路,找个教室学习,身体取暖靠抖,手指冻得僵硬。当然现在有了集中供暖,冬天可以无痛早起了。
早起还有一种过犹不及的痛苦,我曾被“每天5点起床的人生”绑架,偶尔工作累或身体不舒服时也忍痛早起。
后来我想通了,我是为了目标而早起,不是为了早起而早起。
身体不适,工作劳累,头天没睡好时,恢复精力才是要紧事,别强迫自己早起。
早起的后期,是享受的。
早起过了中期,就不再需要用到“坚持”这两个字了。
我已经潜移默化地微调了生物钟,以前需要闹钟和毅力,后来自然醒。晚上9点多睡的话,第二天早上4点多醒;晚上10点多睡的话,第二天早上5点多醒。
每个阶段的早起时光,都帮了我大忙。

大学时代,早上主要是朗读英语,曾把《新概念3》背得很熟;早上去附近公园跑步,或在家练瑜伽,练打坐。